“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,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。每至灯节,内廷筵宴,放烟火,市肆张灯。”
——《燕京岁时记》
正月十五
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“夜”又称“宵”,佳节团圆夜,元宵节寄托中国人祈慕和合美满,亲人相聚平安的愿望。自古以来,元宵节便有吉庆热闹的观灯习俗。在中华民族的古俗传说中,千门万户张挂灯笼,悬灯结彩,是民间祈福普天同庆之意。
2023年2月5日
农历癸卯年正月十五
迎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
元宵节
“华灯宝炬,月色花光,霏雾融融,动烛远近。”
——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
隋唐之后,每逢元宵佳节,便有“花市灯如昼”的盛景。观灯,打灯,提灯漫游等玩灯风俗遍及全国,远传海外。
宫灯,又叫花灯,始于汉代,主要在宫廷中使用。不仅用于照明,工艺与外形装饰也较为华丽合肥急找代妈繁复。明清时,宫灯多以细木为骨架,镶以绢纱和玻璃,上面绘制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,以彰显雍容气度。
清檀萃所著《滇海虞衡志》里有“料丝灯”(即玻璃灯)的制作、传入京城,以及在民间兴衰的详细记载。民间亦多悬挂灯笼,灯笼的历史也很久远,传说与佛教有关,从一种便携照明工具,慢慢衍生出多种功能和形式,为庆赏佳节再添一份喜气。
正月十五
千年前,宫苑里璀璨的琉璃灯火
绵延街巷的笑语欢声
朦胧摇漾的月光
同文人的笔墨一起流传至今
“有灯无月不娱人,有月无灯不算春。春到人间人似玉,灯烧月下月如银。”
——唐寅《元宵》
明月是长空之灯
花灯是市井之月
火炽而美丽的元宵节
是将盛世长安的祈愿点亮
分享一年的万事圆满
元宵嘉节至,灯火流光祈和顺
正月十五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代妈看到的,谢谢!
|